飞肯凭什么“飞赢不可”?新品发布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飞肯已经是一支正规军而不是游击队了。
9年前——那个时候行业的格局已经基本确定,江湖大佬们的排名也已经相对固化,郑滨、郑洪兄弟在增城荔新公路旁边租厂房、租品牌从头再来,从零干起。到今天他们不仅拥有自己的“生产资质”,还收购了台资背景的联统品牌,在增城石滩镇建起了12.8万平米的工业园。到2013年,飞肯生产销售摩托车30万辆,发动机40万台,其中在国内市场销售整车20万辆多,从工信部合格证管理系统得到数据(这个数据比较准),在国内市场,飞肯已经进入10强,坐第九位交椅,在广东板块,飞肯则排在豪爵、五羊-本田之后,坐上了第三位置。
广州飞肯摩托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滨不论在台上还是平常都是一个富有感染力的人。这些年,他一直把市场低迷当成自己的机会。
4月10日,飞肯召集全国代理商和广东、广西、海南省的零售商在增城最豪华的凤凰城大酒店开大会,声势浩大,这是飞肯9年来第一次召开全国性的经销商大会,之前飞肯都是通过“大郑总”和“小郑总”和经销商个别沟通来运营全国的市场,在大会上,飞肯正式发布了自己的新Logo,这个新Logo外形和超人的Logo一样,都是宝石形,只是超人的宝石里面是“S”,意思是Superman,而飞肯的宝石里镶嵌的是“Z”——没错,是“郑”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Logo是企业的图腾,也是企业家雄心或者野心的的写照,要论郑氏兄弟的自信、热情和干劲,确实是行业里的Superman,在行业低迷,很多企业和老板信心不足的今天,这一点让这个“Z”确实与众不同。
郑滨的弟弟郑洪担心公司的总经理,大家都习惯把他们哥俩分别称为“大郑总”和“小郑总”,郑滨27岁的儿子郑佳伟也加入了飞肯的管理团队,称呼可能需要修改一下。在现阶段的中国企业,老板亲力亲为也许不能或缺,这本就是企业的竞争力。
郑氏兄弟把首次全国秀定义为“前所未有 飞赢不可”。郑氏兄弟用这样的逻辑解释他们的“飞赢不可”:目前全国还有200多家摩托车企业在混战撕杀,他们相信会多半企业会在未来主动退出或者被动死掉,蛋糕或许不会增大,但飞肯的份额会在这个过程中增加,而且一定要增加。他们的自信正是源于他们的自信——和他们哥俩打过交道的人都会发现这就是他们的性格。另外,他们认为“坚持”是他们的法宝,基础硬件设施投资完成加上企业经营良性发展,让他们对未来的市场困境并不那么担忧,他们认为自己完全有条件和底气熬过同行、干过同行。
多年来,郑氏兄弟亲力亲为,对摩托车行业的所谓规律认识得应该说相当清楚了,成本、价格、质量、技术、产品结构、商家空间……关于竞争的诸元诸要素,他们都有自己的体会和心得,也有自己的做法。这些年来,行业对飞肯的关注并不只是对一个企业的关注,而是对一种经营模式的关注,飞肯在创业阶段的模式事实证明是成功的。飞肯模式的核心是对配套体系的整合能力,郑氏兄弟在很多场合都把配套厂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来夸耀,高配置低价格一直是飞肯的杀器,而对配套资源的鉴别能力、谈判能力、支付能力和这一切构成的信誉和声望是一般工厂难以做到的。合资企业能拿到好的配件但不一定便宜,一般企业能拿到便宜的配件但不一定好,飞肯在这个两者中间的找到自己的竞争力。
飞肯成为“正规军”以后,一些费用会相应地增长,飞肯建立了国内一流的检测中心,不仅投入开发新的车型,也在开发发动机,在市场急骤变化的当下,飞肯在“通路产品”上的优势并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全部问题,飞肯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在经销商心目中的优秀品牌,甚至是顶级品牌,这个声誉是由“商家的空间”造就的,郑氏兄弟亲力亲为和商家打交道而生成的“品牌亲和力”(和“品牌霸权”恰好相对)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飞肯在重庆购地建厂、在浙江台州收购工厂,意图整合重庆和浙江的资源,在弯梁车和踏板车上有所作为,同时,也在策划联统的运作方向和模式,对于年轻车迷的的关注他们也开始认真地回应。
这款名叫飞影的跨骑车,做工精细,前后碟刹,配置不错,而出厂价很低。
新品“飞yang”
这是一款250的车子,估计在今年8月上市。飞肯显然需要一款或几款有特色的产品讨好年青时尚的用户,让她从经销商品牌迅速过度为车迷品牌。
下面的图片是飞肯250的局部和细节,当然 这还不是最终状态:
手把也配置了减震装置。
水冷动力
讨债公司/蓝月传奇辅助/蓝月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