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摩托车护杠,当年为啥被研发?如今为何断车架?
天气热了,摩圈的瓜也熟了,丰收的号角自然也吹到了凯越的瓜田里,国产最受欢迎的500cc ADV凯越500X,居然也断掉了车架?
(可以看到车的姿态很诡异)
据车主自述,他的这台凯越500X是在去年9月份购买的,至今也才跑了1万多公里,在穿越阿里中线的途中,突发车架断裂,发动机两侧的固定螺丝断裂在吊耳中。如此一来车主自然十分难过,好好的车为啥能断车架呢?
事发后车主第一时间联系了凯越的售后服务人员,没想到得到的结论却是这样一句话——因为车主私自加装了护杠,所以工厂无法提供三包质保服务,但是凯越可以帮助车主联系救援,费用需要车主自行承担。
这样的结果车主显然无法接受,于是他把自己的遭遇发到了抖音上,希望能就此讨个说法,吃瓜群众也纷纷帮助车主发声:“凭什么加装护杠之后断车架你就不提供质保?你凯越真的是辣鸡品牌,只知道甩锅,不知道承担责任!”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讲讲摩托车护杠,我发现从来没有人给大家讲过这东西是怎么来的?发展了多久?对人到底有没有保护效果?以及在凯越500X上,这东西为什么会断裂并且引发车架的进一步损伤?
如果我问:摩托车护杠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相信大家都会一脸懵逼,能给出的回答顶多是:从小就有,小时候我就看到村里的摩托车要加装护杠和风挡,这样既可以防止倒车造成车辆损伤,也可以避免腿部吹风,十分方便。
但这并不是摩托车护杠的起源,护杠的故事可以从一战时期开始说起。
摩托车参战的历史不止二战,早在一战时期,战场上就已经有了摩托车的身影。不过当时的车跑得不快,一方面因为路面环境不行,另一方面因为机械本身也不行,所以摩托车的用途主要停留在侦查、运输物资、以及送信啥的,车体整洁干爽,尤其在欧洲战场,你基本看不到摩托车上有和护杠相关的配件。
只有少数车辆会带个腿部风挡,对士兵的腿部进行风阻保护,这个东西可以看成是摩托车护杠的雏形,因为没过多久,护杠就正式演变出来了。
一战结束后,摩托车不仅作为家用工具迎来了快速发展,在社会层面,各企业也加重了对摩托车研究的重视。
1934年,哈雷戴维森于美国正式申请了有关摩托车护杠的专利,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摩托车护杠专利草图,设计目的很明确,这东西不为挡风、不为遮雨,它的出现就是为了保护驾驶者的小腿,降低事故发生后驾驶员骨折的风险。
同年,装配护杠的警用哈雷摩托车正式交付市场,护杠这个东西开始逐步在美国流行起来。
1937年,哈雷的老对手印第安也开始给自己的摩托车加装护杠,摩托车护杠一度成为巡航车的标配。
但是在二战后,事情就发生了变化,摩托车护杠开始大规模展露在世界的舞台上,二战时期被空袭摧毁的不仅有珍珠港,还有英国凯旋的摩托车工厂,哈雷借此时机开始为全球的盟军提供军用摩托车。据不完全统计,哈雷在二战期间为美国政府提供了将近9万台军用摩托车。
此时的摩托车早已和一战的那些“垃圾”不同,不仅动力更大、通过性更强,而且还能成为掩体,而这项功能同样离不开护杠的支持。
(这可能是护杠与原地倒车之间最紧密的联系,这种大号帆布风挡也在二战时期出现过)
就这样,哈雷将摩托车的护杠文化洒向全球,摩托车护杠也从单一的前护杠,转变为更加耐用的前后护杠,60多年过去,前后护杠仍然是摩托车护杠最好的形式,这点我们通过公务摩托车的构造也能了解到,大多数公务车搭配的都是前后护杠。
它的好处在于当你摔倒时,前后护杠可以更好的保护你的腿部空间,以及侧边箱中的货物,避免挤压,至于降低维修成本,那都是后话。
但是任何摩托车护杠为人提供的保护都是有限的。
198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针对摩托车护杠与摩托车骑手腿部受伤的概率做了研究与实验,结果表明,摩托车护杠只在低速时可以对腿部起到保护效果,并且可以预防由夹伤导致的腿部受伤。
但是在高速情况下,摩托车有没有护杠和你受伤与否基本无关,因为在高速发生车祸时,腿一定会离开护杠的保护区,与其他东西发生剧烈撞击,继而遭受伤害。
简而言之如果车很沉,你的技术也很菜,那就可以装个护杠,因为当你低速倒车时,它确实有一定保护作用;反之完全可以拆了,至少从数据上来说,这套东西对人身的保护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除非你是为了减少由倒车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虽然护杠的发明初衷是为了保护摩托车驾驶者,但是随着摩托车历史职责的转变,护杠目前的作用,更多是为了减少因为倒车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毕竟原地倒车之后,车辆的零部件大概率会被擦花,而且这种擦花还无法修复,至少4S店给你的维修方案是直接换新,而不是喷漆维修。
(比如去年有台杜卡迪,简单摔一下就是8万+)
如果你有护杠,至少能减少一部分维修费用,哪怕只保护一块包板,也足够我们把护杠钱赚回来。作为勤俭节约的民族,这种能降低维修成本的改装实在是太切合我们的价值观了,所以大多数人拿到车的第一时间就是给车改装一套防摔护杠,练习金卡纳,护杠同样是标配。
那摩托车厂家为什么不给我们出厂就搭配护杠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东西不是刚需,原车不配护杠也不会耽误你骑行,反之你摔了还能给4S店增加点额外收入。
如果原车就标配护杠,那不仅车会变得很丑,成本和整备质量也会相应增加,而且在特定情况下,护杠反而会成为一个危险点,比如会扭断车架,或者造成次生事故,总之容易给整车厂家惹上麻烦,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上图护杠品牌为司當克斯(stuntcx),是国内一家专业且负责的护杠研发\生产厂家)
这会儿我们可以把话题转回凯越500X断车架上了,凯越为什么说断车架不管?
因为车主加装的护杠不符合凯越对摩托车加装护杠的要求和规范,凯越自述在说明书中已经注明了这件事,当然老款500X车主可以翻阅一下自己的说明书,看看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禁止在发动机安装点加装任何改装件,同样也禁止更换发动机连接螺栓,因为凯越怕的就是因此而导致车架断裂。
凯越500X采用的是双翼梁车架,这种车架的特点是发动机要作为车架受力的一部分。
我们以本田CB500X的车架举例,这个车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发动机在里面充当了车架的一部分,并且将车架固定得更加稳固。
我们以快递盒来举例,大家都网购过,快递盒子里面填充的东西越多,盒子就越硬,越不容易变形,反之盒子越空,你轻轻一捏它就会瞬间产生形变,因为单凭外层的纸壳无法抵挡你对它施加的压力。
换到摩托车上也是一样,双翼梁车架与发动机一同构成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你更换不符合强度标准的螺丝,或者说没有经过充分测试的螺丝,那车架的整体强度肯定得不到保障,继而就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长时间的使用中,车架不断积累金属疲劳,最终发生断裂。
我在生活中就见过凯越500X断发动机螺丝,而且车主自己对这件事浑然不知,如果当时我不提醒他,那世界上只会再多一个伤心人。
如果车主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维权的重点,应该放在螺丝的强度以及可靠性上,而不是断车架上,因为这是因果关系导致的车架断裂。
凯越是个追求极致轻量化的厂家,但是轻量化+耐用+便宜+高性能,这些特点是无法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产品上的,如果你选择了轻量化,你就需要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指南和保养要求来养护你的爱车,否则这车肯定会出问题啊!
换句话说,即便真的是凯越的质量有问题,但是你动了车架的关键螺栓,并且在后续检测中,螺栓强度也确实不达标,那它还是可以拒绝为你提供质保。
因为你没有按照规矩来办事,不占理就会吃亏。
如果说大多数车主在没有装配护杠,以及从未更换螺丝的情况下,还是发生了断车架的情况,那我们才有把握认为是因为车架质量问题导致的断裂,否则现在说啥都站不住脚。
不过话又说回来,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最该为断车架事件负责的,不是凯越,也不是车主,而是不负责任的护杠生产厂。
在研发改装件之前,厂商需要保证该产品已经通过了一番科学严谨的测试,甚至说可能还需要和厂家进行深入探讨,这样才能保证改装件的合理性。但是通过凯越官方发布的实验来看,目前为凯越500X适配护杠的产品良莠不齐。
(绿色线条是原厂螺丝强度,黑色则是凯越随机抽取的副厂幸运儿)
而且不合理的改装件在国内比比皆是。
我们拿三箱来说,装配三箱的车辆都应该注明承重极限,以及装配三箱后的速度极限是多少,以此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是大多数贩卖三箱的厂家从未在他们的产品上注明这些参数。
为什么?
因为商家默认你骑不到那么快,事实也是如此,我国高速限速80,正常道路也骑不到100以上,因此没人出事,或者说出事的人很少,所以也没人在意三箱的极速与配重这些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
总结:
凯越断车架的背后透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消费者对于改装的认知不完善、摩托车改装件市场的不规范,以及用户与厂家在认知方面的不对等。
断车架后很多摩友纷纷到凯越的抖音评论区留言,说你们家拉力车不能装下护杠,这是不是天大的笑话?
对此欧耶菌只想说两点:
1、摩托车对于护杠的安装并没有法规上的统一标准,即便500X真的不能装护杠,没有护杠,也无法构成设计缺陷,最严重批判也只能停留在设计上考虑得不够充足,没有照顾多数用户特殊的用车需求,如果凯越原厂就提供了能让大家满意的护杠,这事儿也就不会发生了。
2、改装厂之所以牛逼,一定是因为他们能化腐朽为神奇,比如官方说不能装,但是我品牌的改装件不仅能装,还能让你用着放心,这才是改装厂应该做的。而不是说采用强度不如原厂的螺丝,也没有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测试就拿出来卖,这样的改装件一定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改装厂出的东西不行,不达标,然后你去骂原厂垃圾?这事儿是真的说不过去啊。
讨债公司/蓝月传奇辅助/蓝月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