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降价潮,二手比新车贵,该怎么选择才对得起自己血汗钱
今年大家都在谈论摩托车降价这件事,有人把原因归结为13年报废,有人把原因归结为摩托车企业不讲武德,只知道自己恶性竞争,对于这两个观点我拿不出决定性证据,因此没有任何看法,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两组数据一窥端倪。
1、2019~2023全国高校毕业人数:
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830万人;
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870万人;
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900万人;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000万人;
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00万人。
(资料源于教育部新闻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jyzt_2022/2022_zt18/mtbd/202211/t20221116_992995.html)
2、2019~2023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
2019年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上升至11.9%;
2020年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上升至14.2%;
2021年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上升至14.3%;
2022年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上升至17.6%;
2023年6月,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上升至21.3%;
此后不再公布失业率数据。
(资料源于澎湃新闻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964051)
任何商品降价的本质都离不开供需关系,供小于求必然涨价,疫情时加价提车的NINJA 400就是最好的证明。
同理,当供大于求时必然也会引发降价,摩托车降价的本质就是这样,只是情况分为两种。
一种是经销商清库存。
比如囤积的摩托车太多了,卖不出去,为了尽快回笼资金,部分经销商会以极低的价格把车打包给第三方,或自己骨折出售。
比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超低价胡斯瓦纳401就是这样,售价只要19900元,不少摩友直呼卧槽,感觉自己能去薅羊毛了!但实际上这些价格只是昙花一现,能买到肯定很值,但买不到,可能就再也买不到了。
另一种情况是常规官方降价。
比如企业今年的经营业绩不达标,为了刺激消费,厂家就必须拿出新的手段,可以是技术升级、可以是加量不加价,也可以是降价促销,总之厂家会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消费者购车。
目前250cc踏板市场就是这样,不参与内卷也能卖,但销量肯定不符合厂家预期,经过多方权衡,市场就成了现在看到的这样,部分二手车的价格甚至比新车都高。
以上是中国摩托车市场目前的现状,我讲的再多也改变不了什么,所以我们今天要聊的重点只有一件事——
在全行业降价潮中,如何选择自己的摩托车?
简单来说我们有三大选择。
一个是买自己喜欢的车,喜欢啥买啥。人生可以活在当下,值千金的不止金榜题名、春宵一刻,还有骑摩托车的清晨、午后和傍晚,以体验为主,这钱花的就不亏。
一个是用有限的钱买性价比最高的车,什么划算买什么。比如250cc踏板前脚刚降价,短期内不会迎来两连降,此时购入250cc级踏板车一定是当下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这条经验同样适用于除股市/投资外的大多数场景,或其他高性价比的摩托车上。
最后则是用有限的钱追求极致性价比,坚决不让奸商割韭菜。为此,我编了一段顺口溜供各位摩友参考。
热门摩托选二手,省钱省心没烦恼。
冷门车型放一放,时机一到自然降。
溢价车型不要碰,天坑还需大佬蹦。
大贸冷热皆不管,一律拖到两年半。
两年之后回头看,不买立省大几万。
为什么热门车建议选二手?
因为国产摩托车正处于特殊变革期,定价方面还会迎来调整,即便是热门车也有被背刺的风险,而选购二手车能将损失降到最小;也因为全新摩托对比车龄在1~2年的二手车,在机械素质上不会有太大区别。
各种工业产品都有对应的生产标准,摩托车也是一样,不过各大厂家都在私下拔高对产品的标准,比如——
行业标准要求摩托车车架至少要通过15万次的极端工况单检测试,一线厂家通常会做到45万次,甚至50万次以上。
行业标准要求发动机至少要经过60小时的累积台架测试,中途不能出现故障,而一线厂家通常会把台架测试加码做到700小时甚至更久。也就是说只要你不买地平线,摩托车的寿命只会比你想象中更坚强,二手车这几千到一万公里的磨损其实啥都算不上。
更重要的是部分厂家已经在推进多年质保政策,比如春风的质保政策就是250cc以上车型的发动机+车体主要部件两年不限里程质保,认车不认人。
举个例子:春风450SR-S的新车落地价大约37000元左右,而一年车龄的二手价则在28000元上下浮动,此时购入二手车不仅怒省8000+,还能获得一年的重要部件质保,性价比优势显著。
为什么冷门车建议先放一放?
虽然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环境,但也不是什么车都能随意买,每年都会有相当一部分摩托车成为冷门,不仅市场不接受这些产品,连13年报废政策也规定了摩托车库存两年要按照出厂日期执行13年报废,二者叠加=只要你愿意等,冷门车一定大降价。
举个例子:
一台售价13万元的常规摩托车,除以13就是1万,该车如果超过两年没上牌,那它的上路年限就会减少两年,因此折旧2万。你在买这台车的时候,心理预期至少是原价先减去2万元,同时经销商也会着急回本,只要有人买,赔钱他也认,所以库存冷门车的处理价通常会特别划算。
比如意塔杰特200最初的新车价格为3万+,如今库存全新车只要1.7万,比咸鱼部分二手车都便宜。
比如SWM SD 650,新车售价49800,如今全新库存只要3万+,同样比咸鱼部分二手车便宜。
如果你喜欢的某款车可以预见会成为冷门车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先放一放,放一放很多车就便宜了。
为什么溢价车型不能碰?
因为个人消费者玩不过经销商。从忍者400加价,到各类大排量仿赛加价,再到NSS350、XMAX300加价,这些举动背后的核心问题都是有人在控制供应量,刻意制造供小于求的市场情况。
如果你拥有敏锐的判断力,比如在本田官宣引进NSS350前,先去线下定它个100台车,凭此发家致富也不难。问题在于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等我们发现机会时,加价游戏也就到了击鼓传花的末期,谁接盘谁就是大冤种。比如那些加价买到雅马哈R3的朋友,现在可能就不太开心。
为什么大贸车冷热都要拖一拖?
因为现在大贸车的定价都没有B Number,相信大部分九零后应该都做过这样一道数学题——某商品定价上涨XX元,销量会降低多少,定价下降XX元,销量会上升多少,最后让大家为商品取一个合理的定价。
理想情况下,最合理的定价应该是单品售价不要太高,厂家依托销量来获取利润,但这毕竟是理想,现实情况是商家通常会把售价拉到贼高。
冷门的例子有铃木GSX-8S,99800元的价格注定了这台车无法走量,也注定了这台车最佳的购入时间是两年之后,等经销商们扛不住了,价格也就下来了。
至于热门的例子……大贸车现在已经没有绝对的热门车了,在国产车+经济下行的双重冲击下,大贸车能做的也只有一降再降,等到产品价值回归日,才是我们下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