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手绝不逼逼,凯越在达喀尔上创造了三项历史
2025年达喀尔拉力赛如期而至,虽然PIERER Mobility AG取消了胡斯瓦纳和GASGAS的参赛计划,可摩托车组的竞争依旧激烈,KTM、本田、英雄仍是夺冠热门,Fantic、Sherco、RIeju、以及凯越仍保持着厂队建制,同时国内还有一家名为红驼动力的厂家参与到了赛事进程中。
其中最值得国内摩友关注的,无疑是持续参赛的凯越车队。
张雪离开凯越之后,外界对凯越是否还能继续参赛一度质疑。事实证明,凯越不仅参加了比赛,还在这场全球顶级赛事中创造了多项属于中国摩托车的历史,比如——
它已经成为达喀尔赛场上的第二大赛车供应商。
今年的达喀尔赛事中,凯越的参赛车辆达到了12台,仅次于KTM军团,超过了本田和Fantic、Sherco等老牌厂商。
在以往举行的各类国际赛事中,中国厂商的身份更多是厂队、是赞助商,仅此而已,除了自家车队,基本不会有人使用国产赛车参加比赛。但在2025年的达喀尔拉力赛上,凯越扭转了这一局面,成为了和其他国际厂商平起平坐的主机厂,这是它为中国摩托车创造的历史性时刻。
老外选择凯越的原因特别简单。
首先是性价比。
我们以加拿大价格举例,凯越450 Rally EX(竞技版)的价格约为12.6万人民币,买完经过简单改装就能参赛。
一台职业场地车雅马哈WR450的价格约为人民币6万元左右,但它需要附加6~10万元的深度改装才能参赛。
而职业拉力车KTM 450 Rally Replica的价格约为28万人民币左右,和凯越一样,买完就能参赛,但它是限量的,每年只有百台,甚至不到百台的产能,想顺利买到手,你还得加钱。
这三台车之间一定存在着性能差距,可对于初次参赛,或者以完赛为目的的外国消费者来说,这些差距和性价比以及和购车的便利性相比,究竟孰轻孰重?大家心里自有一杆秤。
其次是稳定性。
凯越的稳定性经过过两届达喀尔赛事认证,除了撞击/摔车导致的故障外,发动机和整车耐用度基本没有问题,完赛名次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如果把凯越当成一个外国品牌,我作为吃瓜群众,绝对不会对凯越的耐用性抱有过多怀疑和担心。
最后就是服务了。
拉力赛比拼的不仅是技术和车辆参数,它还对后勤保障有着极高的要求,说人话就是,你得找到能够帮你检修车辆的技师,以及能把你拖出沙漠的救援车,这样白天你就能踏踏实实跑比赛,晚上机械师会帮助你完成车辆的检修和维护,即便遇到意外情况无法完赛,也能有人去沙漠里救你,让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比赛上。
可对于赛事新人来说,组织一个合格的后勤团队,往往比打造赛车更加麻烦,如果你从本国自带技师和备件参赛,开销会非常大,通常只有厂队才能负担得起,所以对于个人/小团队来说,大家要么在当地付费购买不那么周到的维修服务,要么直接参加无后援组。
但在本届达喀尔赛事中,凯越又开创了一项历史,它组建了一个十分强大的官方后援团队,里面有来自MX GP、WSBK、以及DAKAR汽车组的技师,凯越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共同培训,经历了一系列磨合,最终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凯越厂队后勤保障。
然后这支队伍将为一切购买凯越450Rally参加本届达喀尔的车队服务,提供技术和备件支持,直击用户售后痛点,堪称达喀尔版胖东来。
据赛事相关人员介绍,英国WTF车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花费30万欧元组建了强大的车队/后勤设施,更是邀请了曼岛TT冠军车手高调奔赴达喀尔,并且自信地在卡车上注明:KOVE FACTORY RACING(由凯越厂队支持)。
在上述BUFF的加持下,有这么多人选择凯越也就不奇怪了,何况450Rally EX这款车确实不错,不然凯越也无法在2024赛季吸引到梅森克莱因这位达喀尔GP车手,而这也是凯越创造的第三项历史。
这是中国摩托车在达喀尔赛场上,首次正式签约GP车手。
虽然2024年凯越和梅森有过合作,但梅森当时的车队名称叫克莱因越野车队,凯越只是赞助商,所以梅森从服饰到车贴都和厂队不一样。
2025年,凯越才算正式签了梅森,他所代表的也不再是克莱因越野车队,而是和尼尔斯一起代表凯越厂队,大家车辆涂装也是统一的模样。
(不知道为啥,衣服还是不一样)
在刚刚结束的排位赛中,凯越厂队车手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其中厂队车手梅森排名第14位、尼尔斯排名第 31位;卫星车队方面苏尼尔排名52位,小哥邓连松排名73位。厂队车手的名次和冠军相差两分半以内,为凯越的第三次达喀尔开了一个好头。
(以上皆为暂时排名)
车辆方面,无论厂队、卫星车队、还是个人车手,大家用的都是最新款的凯越450 RALLY EX,这一代产品改进了缸头、散热、油箱,以及车身诸多结构,比老款450Rally性能更好,而这次全员使用新款赛车参赛,也从侧面表明凯越的产品的自信。
我猜接下来的流程大致是这样,当12台450 RALLY EX全都顺利完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后,凯越才会在国内正式发布这款产品,就像之前发布350RR那样,头顶赛事光环登场,让质疑声瞬间安静。
对于一家强调“以赛促用”的厂家来说,没什么比胜利更能彰显品牌和产品价值,更何况凯越是目前唯一把赛事车辆下放民用市场的车企,“唯一”二字的含金量,在本次达喀尔结束后只会变得更高。
总结:
就好像愚公移山中说的那样——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虽然用来比喻赛事有些偏驳,但技术门槛就在这里,各家都不会突然改款产品,凯越要做的只是逐渐追平大家,而中国又拥有足够多的人才,以及加工方面的便利性,只要凯越持续研发,我相信它终会迈过这座大山。
至少现在,凯越已经在用行动打脸小看它的老内,和看不上它的老外了,剩下的,就让我们且行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