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摩托车来说自动挡有哪些优劣?试驾体验AQS401
你还记得自己刚拿到摩托车驾照时的样子吗?于我而言,那时最让我感到头疼的事情,就是操作摩托车的离合器。
一方面因为培训时间有限,在驾校这段时间我压根没理解什么是半联动,更不敢在半联动时给油门,因为教练曾反复叮嘱我:“慢半联动给油有概率烧毁离合器,到时候换套总成可得花不少钱”。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车”,买完车我才发现,每台车的半联动点都不一样,新车和教练车的离合器手感也完全不同,所以在刚上路的那段时间里,时常会在红绿灯下因离合问题而熄火。
尴尬之于,也会幻想啥时候摩托车才能在我买得起的前提下,标配像汽车一样的自动挡。
现在好了,随着技术逐渐进步,国产摩托车终于有了亲民的自动挡车型可选,比如赛科龙的AQS401,而且在一番深度试驾后,我发现这台车完全符合我在新手时期,对自动挡摩托车的幻想和需求。
今天的内容,我们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AQS401骑起来怎么样,自动挡摩托车好骑在哪里?不好骑在哪里?
2、AQS401到底适合哪些人?
AQS401是赛科龙推出的首款自动挡巡航车,但本质上它是以赛科龙RA401为底子,对车身结构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外观、后平叉,以及发动机。
先看外观。
如果说RA401是一款在风格上能让人一目了然的经典美式巡航,那AQS401则是一款在风格上略显复杂的巡航,设计师在它身上融入了两种在巡航车上很少同时出现的元素,分别是未来和运动。
未来感很好理解,说白了打破常规的设计模式,让消费者感受到一股不属于当下的科技感,最好的例子就是特斯拉的Cybertruck,从外观到表面处理,它都有现有产品不同,给人的第一印象,也只剩下科幻二字了。
而AQS401的未来感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分别是战斧式减震,以及堆叠式大灯。
和传统减震结构相比,战斧式减震的包裹设计可以让前减看起来更加紧凑、整洁,既能减少视觉杂乱,又能为整车赋予一份力量感,因为方形自古给人的感觉就比圆型坚固/锋利。
堆叠式大灯则是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圆形大灯布局,使车头呈现出更加立体、层次分明的效果。
运动感的体现则是通过车尾和排气,传统巡航车的尾部通常较长,注重舒适和优雅,排气管通常也位于低位,造型平直。但AQS401采用了类似街车的短尾设计,这让它的整体外观更加紧凑、精悍,减少了视觉上的拖沓感。
排气也采用双出结构,呈现上翘造型,为整车增添了一份运动气息。
对于新手来说,这两项设计都突破了大家脑海里对巡航车的固有认知,未来和运动感因此而来。
再看配置。
AQS401和RA401的主体配置基本一样,两车都采用摇篮式车架、双枪式后减、相同的轮毂规格,以及圆形液晶仪表。
但为了迎合车辆定位,赛科龙在后平叉上,对AQS401 进行了升级。RA401采用的就是普通的钢管后平叉,而AQS401搭载的则是一套异形后平叉,强度更高,轴距也缩减至1480mm,理论上推测,它的操控性也会比RA401更灵活。
最后就是发动机了。
AQS401的参数和RA401一致,实际排量都是401cc,最大功率33kw/9500rpm,最大扭矩37nm/8000rpm,标配滑动离合器和皮带传动。
但在骑行体验中,这两台发动机主要三大区别,分别是AMT换挡系统、齿比,以及动力模式。
简单来说,AMT就是用两组电子机构来模拟手动挡的换挡过程,比如在发动机原有基础上,新增一套电子离合器+电子换挡系统,当电脑检测到当前时速符合换挡条件时,它就会自动控制离合器完成收放动作,同时推动换挡杆完成升档/降档操作,让骑摩托车这件事和开自动挡汽车一样简单。
AQS401就是这样,通过左手的控制开关,驾驶员可以选择三个自动挡档位,分别是D、N、M,他们代指前进档、空档、以及手动挡;右手开关则用来选择驾驶模式,有运动/经济两个模式可以选择。
在D模式下,车辆的升降挡都由电脑控制,你可以把AQS401当成踏板车来骑,无论是紧急刹停,还是红绿灯下起步,这套系统的升降档响应都很及时,。
唯一的问题在于,和本田初代的DCT一样,该系统在换挡时会出现一定顿挫,做不到汽车般丝滑平顺,而且在弯道加速时,偶尔会自动升档。对于新手来说,这不是问题,甚至都不会影响大家的驾驶体验,因为新手本身对于油离配合的掌控就欠妥,有就比没有强。
但对于可以熟练换挡的老手来说,这份顿挫需要时间适应,我在试车现场找了两个老手和两个新手,分别对AQS401的自动换挡逻辑进行了评价。
老手表示:不够平顺,即便切换到运动模式,顿挫感依旧明显,我还是更喜欢手动挡车型。
新手表示:这太厉害了,我终于不用换挡了,你说顿挫?我感觉还好,顿挫不是很明显,看在方便的面子上,这一切都能接受。
当然,如果你不想依赖电脑控制档位,赛科龙这套自动挡还有一套手动控制逻辑,在左手按键上,驾驶员可以通过推动/拉动拨片换挡,自主选择车辆档位。
不过这种手动选择也有一个前提,就是车辆的转速和档位必须相互匹配,如果转速过低,即便你推动升档按键,车辆也会毫无反应,因为系统已经计算出,在该情况下强制升档会导致车辆脱档,为了避免脱档,系统会取消你的升档权限,直到转速合适之后,驾驶员才能自主升降档。
对于新手来说,这算是一种防呆措施,因为一旦连续降档,导致转速超过发动机的设计极限,机器有可能发生爆缸和异常磨损,届时维修费又是不小一笔钱。
个人认为这套手动挡控制逻辑的最大用处,就是拿来消除顿挫感,只要配合好收油间隙,它就能将换挡的顿挫感无限减小,等到新手的驾驶技术逐渐成熟,可以明显感知到D档所带来的顿挫时,他就可以改用M档来解决这个问题。
齿比问题则很好理解。
RA401的一档极速只有50+,AQS401的一档极速却有78km/h。
RA401的二档极速约为86km/h,AQS401的二档极速却有97km/h。
相同发动机,相近断油转速,但后者极速高,我对此的理解是赛科龙优化了AQS401的出力特性,这台发动机5000转开始发力,并且在0-9000转内都没有让人不适的震动,城市骑行很舒适。
最后是动力模式。
拉线油门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驾驶模式切换,更多都是心理安慰,这是摩托佬间的共识,但赛科龙这套动力模式不太一样,它通过齿比和换挡时间的组合,让经济和运动模式呈现出了不同的动力差异,一个柔和,一个迅猛,这点其实值得好评,至少它真的通过拉线油门,做出了带有显著差异的驾驶模式。
至于操控。
和自动挡这个噱头相比,AQS401的操控倒是没什么可聊的,同价位巡航车大多都具备两低一段的特点,即座高低、重心低、轴距段。
AQS401的座高为730mm,不挑剔驾驶员,模特身高175 能轻松实现双脚着地,原地挪车也不费劲。骑行姿态相对放松,只有上半身稍微前倾。
重心低,轴距短,轴距段就不赘述了,总之AQS401的操控很灵活,同级别操控也灵活。
减震调教上,AQS401属于舒适取向,30-40km/h的速度下能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颠簸,但是高速压缩和回弹表现就一般了,这个价位也没有表现好的车出现。
刹车方面AQS401的后刹很好用,前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还在磨合期的缘故,刹车力度给人的感觉略感单薄,ABS和TCS的接入也相对积极,由于是简单试驾,暂时只能和大家分享上述内容。
最后,我们解答下开篇提出的两个疑问。
AQS401骑起来怎么样,自动挡摩托车好骑在哪里?不好骑在哪里?
AQS401骑起来就是常规水平,自身的最大特点是外观设计,外加自动挡结构。自动挡好骑在便利,能让人告别油离配合的烦恼;不好骑只是相对于老手而言,毕竟老手的骑行经验更加丰富,能察觉到新手容易忽视的问题。
但赛科龙对此也有解决方案,可以让驾驶员用手动模式来降低顿挫,虽然不是万全法,对于一台售价22980的摩托车来说,这已经做的很好了,除了缺少侧踢熄火,我对它没有其他不满。
AQS401到底适合哪些人?
主要适合新手和佛系驾驶员,以及想要档车外观,又不想骑踏板车(女装摩托)的人,它能彻底帮助大家脱离油离配合的苦海,把注意力集中在享受骑行乐趣上,让红绿灯熄火,坡道起步困难,彻底变成过去式。
手动档模式可以由驾驶员根据自身意图和骑行风格控制档位升降,驾驶乐趣和传统摩托车保持一致。
所以如果你的需求恰好如上所述,对于AQS401,我的意见是值得购买,毕竟除了它,另一款具备竞争力的自动挡,可能也只有大贸本田可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