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产最卷的大厂复古踏板,赛科龙RT150E米兰试驾报告
自2023年开始,国内的玩乐摩托车大厂仿佛心有灵犀一样,纷纷开始/准备涉足复古踏板领域,比如QJMOTOR先后推出了迪诺和阳光迪诺,无极推出了贝多芬,就连凯越和奔达也未雨绸缪,设计了两台还没量产的产品,准备在复古踏板领域大展拳脚。
作为重庆老牌摩企,赛科龙也不甘示弱,在2024年重庆摩博会上也亮相了一台名为RT150E(米兰)的复古踏板,只是和上述踏板相比,米兰有三个地方和各家的不太一样。
首先是发动机。
现阶段150cc级别的踏板车正在想四气门发动机过渡,但赛科龙却为米兰配备了两气门发动机。这样的劣势在于产品可能会失去尾速,高转表现平平;但优点也很明确,两气门发动机在低速行驶的前提下动力也会更加充沛。
赛科龙此前将搭载四气门发动机的RT1迭代为两气门发动机的RT150,消费者普遍反映两气门发动机的动力反馈更符合他们的需求。放在复古踏板车上,这一配置可能也会迎合一部分消费者。
其次是外观设计。
任何复古摩托的设计初衷是将历史上经典的产品用现代化的方式重新诠释,并结合新工艺与新材料进行创新。然而,由于国内摩托车厂商缺乏相应历史,属于主流产品在外观设计上更愿意倾向于现代或未来风格。
相比之下,米兰的设计更具复古底蕴,或者说,它融合了历史上一些经典车款的设计元素,风格更加贴近传统的复古踏板车。
最后是科技配置。
赛科龙给米兰设计了一套NFC刷卡解锁机构,对于爱丢钥匙星人而言,这算是一个人性化后手。
如果你对米兰不感兴趣,那文章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复古踏板最重要的还是“眼缘”,喜欢最重要。反之,咱们可以先看看米兰的优缺点,作为赛科龙旗下第二款复古踏板,在调教和设计上它都有一定可取之处。
优点:
1、座高不挑人,座垫柔软舒适。
2、车架刚性强,操控轻盈,高速稳定。
3、油箱容量大,前置11L,想去哪都行。
4、油门线性,低速跟车给油基本没有闯动感。
5、减震调教出色,持续颠簸拉的住车身,遇到大坑大坎也能保持支持性。
6、仪表UI设计水平有提升,在赛科龙自己的体系内,个人认为米兰的综合质感最好。
不足:
1、喇叭难按。
2、加油口位置刁钻。
3、仪表动效不流畅,拉低了仪表的精致感。
外观方面:
因为起步晚,发展慢等客观原因,国产复古踏板只要想复古,就必须借鉴外国车企的成熟设计,区别在于有人选择1:1照搬,有人选择进行二创,米兰属于后者,它身上既有原创属性,也能看到维斯帕、兰美达,以及标致的经典元素。
米兰的原创主要体现在灯具造型上,设计师为它搭配了一块多边形LED大灯,整体造型有些像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的宝石“海洋之心”,在体现设计感的同时,也有一股浪漫主义的气质在里面。
后尾灯中规中矩,主体由线条构成,观感简洁。
经典元素则体现在前中后的车身细节上。
比如车头处的“猪鼻子”罩,虽然米兰在这个位置新增了摄像头,但风格上,它还是隶属于兰美达的传承。
比如前面板的装饰性印花,这明显是在致敬Vespa 300 GTS,因为米兰显然没有前置水箱。
再比如从前泥瓦延伸至车尾的腰线,在复古踏板中,是标致姜戈最先开启这股风潮。
仪表是米兰的又一亮点,无论是显示效果,还是屏幕布局,它都比同级别产品更加规整,精致,功能是支持手机投屏与胎压监测。可惜成本有限,它的动效说不上流畅,切换菜单的感觉也不丝滑,这点同级别产品都一样,在价格战的背景下,短期内怕是无法解决。
手把开关是常见公模,小到南方飞戈、大到合资本田,现在都爱用这套按键,它的优点在于按键多、功能全,缺点则在于喇叭难按,小手用户的大拇指很难够到喇叭的按钮上。
车身右侧是无钥匙启动开关,开关下放则是NFC感应区,可通过轻贴钥匙卡来解锁车辆。
米兰的加油口位于车身左侧,通过拧动无钥匙启动旋钮开启,容量为11L。这套设计的优点在于精致,油箱口外面还专门设计了一个装饰盖板,舍得花开模成本的。缺点则在于繁琐,因为有两侧外壳,所以加油枪很难伸进加油口,那是加油员要操心的事。
坐姿展示:
米兰的座高只有755mm,基本不挑人,这对女骑格外友好。
模特身高175,上车后的第一感觉是坐姿放松,膝部空间足够。座垫也柔软,主观感受比市面上大部分踏板车都要舒适,而且这套座垫也很复古,同级别可能只有米兰能给消费者标配仿皮式座垫。
储物空间算是超常发挥,米兰的前脚踏相对平坦,日常超市购物、买油买米,或者放下大件快递都无压力,非常方便。
在前脚踏上方,米兰还有个综合式手套箱,内置USB充电接口,可惜空间有限,只有两个手机收纳位,大小也仅限于非PRO MAX版的IPHONE。
座桶空间和同级别车型一样,只能容纳3/4头盔,全盔能放下去,但无法盖上盖子。
动力方面:
米兰搭载了赛科龙RT150同款150水冷两气门发动机,最大功率11.5kw/8500rpm,最大扭矩14.5nm/6500rpm,标配静音启动功能,它的特点也很明显——只有提速,没有尾速。
在实际测试中,米兰可谓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喜的是表显和GPS误差不大,而且油门反馈很舒服,低速跟车轻松,即便反复给油再回油,也感受不到闯动感,用两个字总结就是丝滑。
忧的是米兰的极速,虽然最大功率有11.5kw,但它的最高时速只有表显104km/h,和RT150相差不大,在2025年,这份数据表现不够亮眼。
随着一把油拧下去,能明显感受到米兰的提速分成了两段。
第一段是3000-6000转,起步速度很快,但动力不会让你觉得这个踏板很有劲。
第二段是6000转以上,能明显感受到发动机扭矩爆发带来的提速感。
如果用数据来描述,那就是0-70km/h提速感明显,70km/h以上,速度攀升感逐渐微弱。
操控方面:
如果满分是10分,那米兰的操控完全可以给到8分.
它的优点和大多数踏板一样,轻巧、灵活,但它的车架刚性又比一般踏板好,高速变道没有不稳定感,低速变道迅速灵活,能感受到后轮跟随性很强。
扣分项主要是因为另外两件事。
首先是弯道极限低,因为车本身的刚性好,轮胎抓地力也不错,所以很容易让人升起激进驾驶的欲望,可当你正准备下倾角过弯时,又会发现排气和大撑正在跟你说:“别压了,我都冒火星了。”
刹车方面米兰搭载了前后单盘+双活塞卡钳,前刹手感线性,大力捏能明显感受到制动感,也就是煞的住。后刹的制动感只能说一般,稍一用力就能感觉ABS泵开始弹手。
减震方面米兰搭载的也是正置前减+双枪后减的经典配置,后减支持预载可调,这套减震的实际效果比大多数150cc踏板都好,压到坑坎时,特别是小坑、小坎、细碎的持续颠簸,能感觉到减震在拉伸做工,既能吃下颠簸,又能拉住车身;中低速下压到大坑也不触底,总体表现超出预期。
总结:
RT150E米兰本质上和阳光迪诺、贝多芬一样,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古踏板产品,只是赛科龙在设计上有着明确导向,一切以通勤骑行感受为先,如果你对复古踏板的需求,就是在看对眼的基础上足够好骑、足够智能、还要告别续航焦虑,那米兰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追求更强的动力与极速,那只能考虑其他产品了,毕竟150踏板在现阶段无法做到方方面面都出彩。
国产150的最大优势,还是在性价比上,特别是和合资125相比,价格相近的同时,国产能给你双通道ABS+TCS、以及从刹车减震等配置的全方面体验升级。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在买车时只有明确需求,才不会被价格战误伤啊。